第一千零六章 追随(1 / 2)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4859 字 1个月前

李启和长桥漫步在梯田上。

李启见过很多种不同的自动化设备,那种在大型自动播种机,亦或者那种小型的培育阵法或者插苗机之类的。

然而,这些在这个地方都不生效。

这里的土地非常奇怪,几乎每一寸土地的性质都不一样,再加上各种孕育出来的妖兽和地脉的涌动,导致普通的自动化设施无法生效。

必须具备智能的自动化设施,才能够在这里正常运作。

因为具备了智能,才能够判断这些错综复杂的选择支,判断到底该做什么,普通的自动化设施只会添乱,或者被弄坏。

因此,这附近也在使用智能进行耕种。

看起来,比较富裕的,使用的就是人造智能,类似于强AI一样的阵法之灵,而比较贫穷的,自然就是上智慧生命本身了。

毕竟,智慧生命本身,其实就是最便宜的强智能。

不过同理,智慧生命也是这个宇宙最宝贵的财富,只看从什么角度而已。

就好像树一样。

在这个宇宙之中,树木的储量远远低于黄金,树对于这个宇宙来说才是真正珍惜的财富,而黄金只不过是一种元素罢了。

但在地球上,一克黄金就能买到许许多多的木材,这都是因为角度的不同。

李启和长桥走了一会,可以看见,这些梯田随着山上的坡度和开垦的界线而缩进、拓宽、下沉和上升。

这些小小的梯田上要种上很多种不同的作物,一年四季永远不停歇,这里的人们早就已经发掘出了一套四季常耕的手法,这样才能喂饱城市那么多人。

这中间自然是需要非常复杂的手法的,怎么调理地气,怎么控制养分,种植哪种植物的风险比较小,这些都需要专门研究,要是不研究随便乱种,你敢种,植物就敢死给你看,白费工还好说,最难顶的是死了就没吃的了,要饿死很多人的。

农业作为生产手段之一,在任何文明中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毕竟农业代表了一个文明对于生命和物种的控制能力。

人道百家之一的农家就专门搞这些,他们研发的种子以及种植办法,地气调理手段在整个天下都是很有名的,天下常吃的灵米也是他们的杰作。

这种灵米几乎不挑地段,在百越也能长起来,而且亩产三千斤以上,能量密度高的吓人,甚至能支撑武者只吃米也能练武。

如果量大管够,吃到八品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再上就需要换其他高精尖的品种了。

“这么看起来,这里的饮食丰富度还可以啊。”李启注视着农作物的生长,做出了判断。

可以看见,现在的田边若隐若现地长起了灰色的枝条,是一种类似于橄榄的植物,不占地力,种来腌制之后做辅食的。

墙边搭了一些架子,上面悬挂着许多的果藤,应该是类似黄瓜或者葡萄一样的东西。

可以看见,一些智能机械和被驯化的蛮兽迈着步伐一步一顿的前行,这些具备一定智能的东西,就是这里的自动化设施,也只有他们能够犁耕这狭窄的田地。

地边上为了他们留下一道窄窄的边儿,上面有长草,这些草会阻碍路径,但是没有办法,这个地方长什么根本不好控制,管理田地已经很麻烦了,这些小路大概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管了。梯田很窄,很多地方甚至妖兽都禁不起,所以看见许多农夫就用锄头刨,刨出来的泥土就堆起来砌墙,有助于下雨时保住梯田不被冲垮。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这里人人都有修为在身,李启都以为自己来到域外的农耕社会了。

“很有意思吧?高技术,低表现,明明这些东西技术含量都不算低,其中甚至不乏五品研发的顶级术法,但表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长桥作为导游,饶有兴致和李启介绍着这里面的情况。

“确实很有意思。”李启说道,然后用脚踩在田坎边上的草丛里。

在梯田的边沿儿上,在梯田的石头角落中,蹿出了许许多多的杂草和花朵。

没有人来打扰长桥和李启,因为李启腰间悬挂着那块木牌。

“很宁静啊,这个地方是没有什么争夺可言吗?还是说,只是因为我们看不见?”李启坐在田坎边上说道。

“不知道,旅游嘛,何必管那些?”长桥倒是不甚在乎:“对了,说是来吃饭的,怎么还在田边坐着呢?我饿了!”

她理直气壮的叉腰催促道。

李启笑了笑:“好,那就先去吃东西。”

这么想着,李启和长桥离开了这一串的农田,进入到了城市里,找了一家店,坐了下来。

“这种地方居然也有商业,有意思。”李启坐在椅子上,打量着城市。

长桥则说道:“旅游观光的人可不少,都是服务你我这样的人的,至于当地人可不用这些。”

作为地头龙,长桥对这些地方可谓是轻车熟路。

李启看着这里的店家奉上菜单,点菜,吃饭。

味道其实不错,长桥吃的津津有味,而在饥饿感的促使下,李启也觉得挺好吃的。

然后,吃完了。

于是

还能做什么呢?

李启询问长桥:“那之后呢?”

“之后?之后就没有了啊,这个地方也就这么个用处了吧?卖点就是体会更深刻的五感,懂吧?”长桥说道。

李启皱眉。

但没有多说什么。

那之后,李启和长桥又开始游历北极。

他们从一个城市抵达又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抵达又一个地方。

自然风光变了又变。

有花田,有森林,有峡谷,有海湾,有雪原,也有冰川。

各种各样的风景,让北极显得格外美丽。

但是

四周生活着的人,都差不太多。

这些偷渡者很少闹事,理智,安静,喜欢修行,在这里扎根,为了自己的未来悄悄的努力,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争斗。

他们的习性,实在是有点太和顺了。

当然,这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困苦了。

自然环境的压制,以及修行者哪怕到了五品也必须为了每日的饮食而奔波,再加上这里没有什么可以享受的东西,所以就连这里的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那些耕犁缓慢地在残存的树根间行进,李启在这里待了才不到二十年,却感觉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