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借助外力,或者自身具备推进能力,否则单纯依靠滑动空气来解决问题,那将需要消耗相当漫长的时间了。
更何况这在黑洞的内部,并不具备让其滑动的介质。
“再使用一次物质抛洒?”一名科学院的学者建议道。
“不行了!为了之前那一次的动作,我们消耗了全部的垃圾。”他的同事很快就否定了对方的想法。
此时的行星级飞船,就如同被气泡吸住了一般。刚刚脱离单向膜就再一次被卡在了原地。
“主人,我们何不尝试为船壳充能?”
“三号你是想说,借助黑洞自身的带电特征来驱离飞船向内运动吗?”
“是的主人,虽然我们目前不知道是否会起作用,但这值得一试。”
思旭赞同的点点头说道:“我们与单向膜仅有极少部分的粘连,一旦脱离以后就会凭借惯性向内部滑落。
大家确定好了吗?”
这是一个抉择,或许进入到黑洞的深处会有生路,也可能会万劫不复,哪怕最后连证明自己存在过的遗迹都不会留下。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思旭,并点了点头。
“按照三号的计划实施,工程机器人已经开始假设临时管线了。”
这需要对飞船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改,思旭需要将能量引导至飞船的外壳上,使其带有负电,只有这样飞船才有希望摆脱现在的困境。
计划开始实施,与想象不同的是,能量在灌注到飞船外壳的时候,本以为整个船体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电容器一般。
将绝大部分能量吸附在船体的表层。
可现实却是,能量被接通以后,超过95%的能量都被释放掉了。
“主人!黑洞在剥夺我们的能量。”
“嗯!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思旭看了一眼数据继续说道:“看来我们要不停的给这个无底洞输入能量了,否则我们是无法摆脱单向膜的。”
这几乎就是一场能量的消耗战,无论输入多大的能量,绝大部分都会被夺走,只留下一小部分存留在飞船的表面。
三号分析后的结果是,这些能量激活了表面材质的某些特征,不过一旦能量供应下降,甚至停止,那么全部能量都将被抽的一干二净。
“飞船有运动效果了,只不过这移动的距离很小。”思旭无奈的说道,现在他也只能拼能量的消耗,来争取飞船移动的能量与时间。
在思旭的不断努力下,海量的物质被投入到了正反湮灭核心中,足足消耗了近百万吨质量的物质,转换的能量才让这艘飞船前进了不足一米。
可这一米已经足够了,脱离了粘滞的行星级飞船开始向着奇点滑去。
“各部门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观测。记录下来我们观测到的所有数据。”
明明是一场险境,却硬生生被思旭当作成了一次科研调查。
此时周围昏暗的区域越来越发的明亮,仿佛周围都被浓密的气云填满。
“主人!周围的光度在提高,光的衍射也越发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