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元年十二月一日,秦皇宫内,金色的阳光透过雕梁画栋的窗格,洒在光洁的地面上,映照着大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
嬴安端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面容沉静,目光深邃,透露出一股帝王的威严。
交州牧派遣的使者跪在大殿中央,他身着官服,风尘仆仆,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启奏陛下,兴化之地的百姓,大多不尊儒学,反而信奉山川大河之类的神灵。兴化太守治理起来十分困难,特请求陛下派遣儒生前往兴化进行教化,以促进当地的稳定。”交州使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
嬴安听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上的群臣。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嬴安的声音不疾不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中书尚书江革率先出列,“陛下,儒学乃治国之本,教化百姓之大道。兴化之地的百姓不尊儒学,实乃教化未及。朝廷若能派遣儒生前去教化,定能使当地百姓明礼义、知廉耻,从而促进地方稳定。”
门下尚书龙方等紧随其后,他语气坚定。“陛下,江尚书所言极是。兴化地处偏远,民风彪悍,若不加以教化,恐生事端。朝廷若派遣儒生前往,以儒学之道感化百姓,是为上策。”
武备尚书耿秉也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以为教化百姓之事,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朝廷可挑选德才兼备的儒生前往兴化,同时派遣少量军队随行保护,以确保教化顺利进行。”
嬴安听着三位大臣的意见,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儒学盛则百姓安,若儒学不昌,百姓心中则无信念,只知利益欲望,国将不国啊!朕决定,派遣儒生前往兴化教化当地百姓。”
“遵旨!”群臣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位白玉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殿内。她发髻高挽,青丝如墨,身着一袭淡蓝露肩华裳,十分美艳。
“陛下,西匈奴单于库楚克·何奈来了。”白玉奴恭敬的说道。
嬴安闻言,心中顿时腾起一股怒火。他此前得到一些消息,此次朱猛之乱,背后很可能有西匈奴在暗中推动。他原本对西匈奴就没有多少好感,如今更是对库楚克·何奈充满了戒备……
“宣他进来。”嬴安冷冷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凌厉。
不多时,库楚克·何奈在白玉奴的引领下走进大殿。他身材高大,身着一袭胡裘长袍,显的十分有威仪。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谦卑的笑容,与他往日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匈奴单于库楚克·何奈,拜见大秦皇帝。”库楚克·何奈跪在大殿中央,声音洪亮的说道。
嬴安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库楚克·何奈,说道:“库楚克·何奈,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库楚克·何奈抬起头,脸上依然带着谦卑的笑容。“陛下,我此次前来,一是应约向陛下请罪,二是为了表达我西匈奴对大秦的忠诚。”
嬴安冷哼一声,“请罪?你西匈奴在背后搞鬼,挑起朱猛之乱,如今才想起来请罪?”
库楚克·何奈连忙磕头,诚惶诚恐的说道:“陛下息怒,此次朱猛之乱,确实是我西匈奴的过错。但我也是被人蒙蔽,一时糊涂。如今我已经醒悟过来,愿意向陛下臣服,永远做大秦的藩属。”
嬴安看着库楚克·何奈,心中有些犹豫。他知道西匈奴虽然战败,但实力尚存。大秦此时没精力灭亡西匈奴。自己如果能够将西匈奴收服,对于大秦的边疆稳定将大有好处。
但嬴安又担心库楚克·何奈是在耍花招,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西匈奴的势力……
“你说你愿意臣服,那你有什么诚意?”嬴安问道。
库楚克·何奈抬起头,眼神坚定。“陛下,我愿意割让西匈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