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钢铁碰撞--虎式称雄与东欧军突进(1 / 1)

十一月八号,不到十天,德军接连突破苏军两道防线歼灭苏军二十多万人,击毁击伤共一万多辆坦克和大量火炮,这些战果虽然是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创造的,但也离不开空军的配合,空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bf 109战斗机实在是太给力了。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那尖锐刺耳的呼啸声,便是苏军士兵心中恐惧的象征。这种轰炸机拥有独特的垂直俯冲投弹战术,能在近乎垂直的角度向目标发起攻击,其投弹精准度极高。在突破苏军防线的战斗中,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如黑色的死神般遮天蔽日地扑向苏军阵地。它们以近乎自杀式的勇猛姿态,朝着苏军的坦克集群、火炮阵地以及防御工事呼啸而下。在距离目标极近的距离时,投下重磅炸弹。每一枚炸弹都带着毁灭的力量,精准地落在苏军的关键防御节点上,瞬间引发剧烈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那些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斯图卡的轰炸下,瞬间化为齑粉;苏军的坦克也在炸弹的冲击下,或是被炸得四分五裂,或是燃起熊熊大火,失去战斗力。

而 bf 109 战斗机,则在空中牢牢掌控着制空权,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保驾护航,同时对苏军的空中力量进行无情绞杀。bf 109 战斗机凭借其出色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在天空中与苏军战机展开激烈空战。其灵活的身姿在空中穿梭自如,如同敏捷的猎鹰,迅速锁定苏军战机。装备的强大机炮和机枪喷吐着火舌,一串串子弹如流星般射向敌机。在空战中,bf 109 战斗机凭借优秀的爬升率和转弯性能,常常能占据有利位置,先于苏军战机开火。一旦发现苏军战机的编队出现破绽,bf 109 战斗机便会迅速发动攻击,打乱苏军的空中部署。许多苏军战机还未来得及对德军地面部队造成威胁,便在与 bf 109 战斗机的空战中被击落,化作天空中一闪而过的烟火。

正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苏军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与 bf 109 战斗机在空中的制空权掌控,二者紧密配合,为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德军装甲部队在突破苏军防线时,减少了来自空中和地面的诸多阻碍,得以顺利撕开苏军防线,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取得了这辉煌的战果。

随着波兰军队的坚定支持,德军的实力得到了显着增强。波兰军队的加入,使得德军再也无需将精锐部队分散用于填补防线之间的空隙,从而能够集中力量,一心一意地朝着苏军防线的纵深地带发起猛烈攻击。

此刻杀红了眼的德军,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所到之处,苏军防线纷纷瓦解。苏军的第三道防线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已然岌岌可危,苏军的几位元帅面对如此局势,一时间竟被彻底打懵圈了。就在短短 10 天之前,他们还占据着优势,压着德军猛打,然而如今形势却陡然逆转,变成了德军占据上风,对苏军展开了强势碾压。

远在后方得知前线窘境的约瑟夫,怒不可遏,对着朱可夫便是一顿破口大骂:“你们这群蠢货!200 多万的部队,居然给我打成这副熊样?赶紧给我想办法打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挨了一顿臭骂的朱可夫,心中满是委屈。他深知,战场上出现如此巨大的逆转,必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朱可夫急忙找来前线作战的军官详细询问,一番调查之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德国研制出了一款重型坦克——虎式坦克,这款坦克凭借其厚重无比的装甲,再搭配上威力巨大的 88 毫米反坦克炮,在战场上几乎无人能敌,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问题既然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便有了方向。朱可夫元帅立刻找到了苏联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重型坦克设计局的科京同志,商议对策。经过紧急研讨,他们决定在 IS1 坦克的底盘基础之上,加装 122 毫米舰载炮,从而改造成 IS2 重型坦克,并迅速利用 IS1 的生产线开始全力生产 IS2 重型坦克。然而,由于时间紧迫,IS2 重型坦克匆忙上马,短时间内仅仅依靠这寥寥几辆 IS2 重型坦克,显然无法立刻扭转当前的战局。

在波兰军队与大明王朝东欧方面军的紧密配合之下,苏军的第三道防线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土崩瓦解了。这一结果的出现,除了德军自身英勇善战之外,大明王朝东欧方面军的努力同样功不可没

因为曼施坦因元帅的军队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方向牵制住了大量的德军,其战场主要在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而在罗斯托夫方向的东欧方面军开始进攻挨着库尔斯克的沃罗涅日州,防守这里的瓦图京大将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沃罗涅日方面军在瓦图京大将的率领下,拥有5个集团军,兵力达55万人,其麾下的装甲兵大多装备的是大量美制的4谢尔曼坦克,和少量的t34系列坦克,实力在苏军各部队中属于中等水平。

沃罗涅日州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该州在库尔斯克的东部,紧挨着库尔斯克,大明的东欧方面军一旦攻克这里,就能以坦克部队快速突进,和北翼的莫德尔元帅的中央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形成一个比堡垒计划更大的包围圈。

可见朱由检的野心更大,一百万苏军已经填不饱明军的胃口了,朱由检的目的就是把集结在库尔斯克的200万苏军以及作为预备队的60万苏军全部吃掉。

实力对比上,瓦图京大将的沃罗涅日方面军55万人,虽然比林虎将军的东欧方面军多12万人,但还真不见得是林虎将军的对手。

东欧方面军的主力前身是大明王朝的主力-第二坦克师,骨干是从斯大林格勒带出来的德军精锐的第16和第24装甲师,还有第43摩托化步兵师,这些都是百战精锐,这些人经验丰富,如今基本都在东欧方面军担任排连营基层军官,混的最差的也是班长。

这种牛逼的军队根本不是瓦图京大将这种临时拼凑的军队所能抗衡的。当胡贝中将率领第二装甲集团军向沃罗涅日的防线发起猛烈攻击之时,瓦图京的部队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防线开始摇摇欲坠。在德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沃罗涅日方面军逐渐扛不住了,士兵们开始出现溃逃现象。

东欧方面军装备的基本都是谢尔曼坦克,和苏军的坦克基本都是一种型号,但是这些坦克兵在精锐的德军装甲兵的培训下,往往能打出惊人的一比三的交换比,这在同类坦克中已经是相当出色了。

在明军装甲部队的强大攻势之下,伦斯基少将所率领的第五装甲军一马当先,首先成功撕开了苏军防线,向着沃罗涅日方向的纵深地带迅猛突进了 50 公里。这一消息传到苏军统帅部,令苏军将领们大为震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东欧方面军的进攻竟如此犀利,自己的防线竟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