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将自己的谋划全盘托出(2 / 2)

我们再想个名号,嗯,便称其为仓颉古法所制,乃造字之初所创,专为仓颉书写之用,必将引发一股用纸之风潮。”

“仓颉古法?”朱樉已是无言,真正成熟的造纸技艺本应在数百年后出现,而仓颉这位传说中的造字始祖,与黄帝乃同一时代之人,二者似乎毫无关联。

吕布威一听朱樉之疑,不以为意地说道:“谁会真正关心这纸是否仓颉所制,我曾对肥义言望远镜乃黄帝秘法所成,献于赵侯之望远镜乃黄帝大败蚩尤时所持。”

“呃……”望着面不改色的吕布威,朱樉不知自己应是钦佩还是鄙视。果然隔行如隔山,经商之道终究非己所长。

无视朱樉复杂的目光,吕布威继续说道:“我暂不能公开露面,此计尚缺一造势之人,嗯,周地此时正有合适人选。”

“周地也有此等人才?”朱樉略感意外,自己手中握有整个周地详尽的人才资料,却未曾知晓有此等人才。

然而转念一想,便也释然,他所关注的,主要是技术性人才,如铁匠、木匠、织工等,此时尚未能涵盖所有专长。

吕布威伸出两指:“周人苏钦已为燕相,但其两弟未随行,仍在家修学。

我与二人曾有一面之缘,虽此二人才学不及其兄,但担任此次造势之职,亦绰绰有余。只要朱樉能说服二人,分别前往天下财货中心临淄与安邑,此事必成。”

苏钦朱樉还是知晓,乃合纵六国之纵横名士,只是对其两弟不甚了解。经吕布威一提,他才想起之前大举归城之运动中,尚有少数人未响应。

这些人多为未依附于几大贵族的小富之家,拥有自己的庄园与产业,因人数不多,朱樉的时间又安排得过于紧凑,便任由他们去了。

未曾料想,此地竟藏有显赫门第,苏钦已担任燕国之相,然而大明尚未崭露头角,其能否成就六国之相,留名青史,尚属未知。

经过一番商讨,朱樉探明苏庄的具体位置,随即离城,直奔目的地。

苏家乃是周地屈指可数的富裕家族之一,其庄园坐落于洛邑城郊,二人步行前往,正值冬小麦灌溉返青水的紧要关头。

沿途所见,皆是郁郁葱葱的麦田,农夫们忙碌其间,或除草,或守护水渠,灌溉麦田。偶尔有人认出朱樉,便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他致敬。

目睹朱樉深受民众爱戴,吕布威对此次行程的信心更加坚定。

朱樉的到来在苏庄引起了轰动,庄内男女老少闻风而动,纷纷前来夹道欢迎,更有人急匆匆地去通报朱樉的到访。

对于那些不愿进城的周地居民,朱樉并未强求,也无法像互助团体那样提供“关照”,只是减轻了他们的一些税负,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

朱樉沿途与村民亲切交谈,询问春耕和民生情况,行至半途,苏钦的父亲苏坑亲自前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