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林殊就被一阵喧哗声吵醒了。
他们住在客栈的二楼,喧哗声正是从窗户下的大街上传来的。
就见那一条不算宽敞的大街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队伍的最前端,有人正在施粥, 周围站着几个官兵维持秩序,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而这样的队伍,不光街道的这头有,那头也有。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还在县城的其他的地方上演。
林殊忍不住有些疑惑,若是天天施粥的话,外面那些饿殍满地的景象, 到底是怎么回事?
督主不温不火道,“消息还挺灵通。”
林殊恍然。
督主吩咐十四前去队伍里探打探。
队伍很长,十四好一会儿才回来, 禀报道,“督主, 施粥点上除了官府来维持秩序的衙役之外, 还有几个小厮, 正是他们在施粥。属下问了几个人,这一个月来,每天早上都有人来施粥, 这施粥之事听说是镇上的县令和张员外主持的,那些小厮也正是张员外的家丁。”
“不过这粥,督主您看——”十四把粥递了上来。
季星河看了一眼, 不语,林殊接过来晃了晃,这才道,“米汤清得能见底,上面连米的影子都看不见,这一大锅粥恐怕没有用多少粮食。”
林殊还眼尖地看见了谷壳和碎沙,怕不光是少,还用了垫底的边角米。
“走,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位大善人罢。”季星河淡淡道。
快中午了,派粥的人都准备着收拾东西打道回府了,这时候便看到一行人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位男子气度不凡,倒叫人多看了了两眼。
“这位小兄弟,可是你家老爷在此施粥?”他笑得谦和,不了解督主的人,怕是要以为这人是个好相与的。
小厮看了看这一行人,有个特别高大的男人,但是看他大腹便便的样子恐怕也是个商人,便开口道,“是啊,谁不知道我家老爷的善心是这洪都数一数二的!你们是外地人吧?问这个作甚?”
“我们是北边的商人,来洪都做点生意,听闻你家老爷的善举,颇想前去拜访,可否请小兄弟引个路?”
小厮道,“当然可以,我家老爷最为好客,但是这个时间,恐怕还在衙门里和县老爷待一块儿……”
“那就麻烦小兄弟了。”
小厮有些怀疑,但是想到那可是在衙门,这些家伙哪里能折腾什么风浪出来,便带人去了。
一路上,小厮和几人闲聊着,这小厮显然机灵有余,谨慎不足,不一会儿就被套出了话来。
那张员外可是这洪都有名的粮商,要不是祖籍在这个钟陵县,恐怕也不会和县令结亲。是的,县令娶了张员外家的女儿,两个人是关系非常好的岳婿,张员外常常在衙门里面吃饭留宿。
到了衙门里头,小厮和门口的衙役说了声,便带着人走了进去。
“你们还真是运气好,这下子县老爷和我家老爷都能一块儿见了……”小厮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往林殊那边看了看,“你家夫人还是在外头等着罢。”
卫国公一副笑脸,“不碍事,将小女带过去也显得有诚意些。”
季星河眸子微沉,拉住了林殊的手,“夫人且跟上。”
林殊点点头。
张员外是个油头满面的胖子,县令爷倒是一副老实厚重人的相貌,早就听到了人的通传,等了一会儿才传人进来。
这行人进来的时候,那张员外的眼睛一瞬间就亮了,眼神直勾勾地透过几个大男人,往中间娇滴滴的娘子看去。
他看得入神,连这些人的介绍都没有听清,直到被人唤了两声,这才转过头去,就对上了一双寒潭般的眼眸,那冷冰冰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死物,一瞬让张员外四肢冰冷,再看过去,那一身气度不凡的男子又是一副温润如玉谦谦公子的模样,让人疑心是自己的错觉。
张员外喝了口茶,只觉得自己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