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假做真时真亦假,心分二用仍一心(1 / 1)

二、真相往往不可说

孙悟空怕唐僧念紧箍咒,只得离去,但他心里是有怨气的。取经事业完成了一大半,这个时候被取消求取正果的资格,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半空里孙悟空突然省悟,觉得“这和尚负了我心”,拨转云头奔珞珈山而去。

孙悟空这次是真心觉得自己受了大委屈了。到了南海,木叉和红孩儿相迎,红孩儿和他说了几句笑话,他毫不客气的就把满腔的闷气撒在红孩儿身上。见了菩萨,这猴子就像见了娘的孩童,“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又大倒苦水:“当年弟子为人,曾受那个气来?自蒙菩萨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

这一段向观音菩萨的哭诉,清晰的表明,孙悟空现在对正果很看重。他跟着唐僧取经,“只指望归真正果”。唐僧这一次的举动,相当于把孙悟空求正果的这条路给断了,是“背义忘恩”。客观的讲,没有孙悟空,唐僧走到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最起码要多费很多时间,所以孙悟空不但觉得很委屈,也很愤怒。

观音菩萨听孙悟空说完,给了一个“公论”——“还是你的不善”。

孙悟空听到观音菩萨并没有支持自己,就说即便这次杀了强盗是自己不对,唐僧也应当将功折罪。现在一定要赶走老孙,那就请菩萨把这紧箍儿退了吧。观音菩萨照例两手一摊——不会。孙悟空也不纠缠,表示去找如来佛祖,把这紧箍儿取下来。

观音菩萨听孙悟空要去找大老板辞职,连忙拦下他,并表示要算一算唐僧的“祥晦”。观音菩萨这个举动是令人费解的,明明是孙悟空有麻烦,她却要算一算唐僧的“祥晦”。而且观音菩萨也不敢让孙悟空去如来佛祖那里辞职,当机立断就拦下了他。观音菩萨慧眼一遥观,“霎时”就得出结论,唐僧就要有伤身之难,“不久便来寻你”。孙悟空只要老老实实待在南海,保证没事。孙悟空听菩萨这么说,就“不敢造次”,老实待着了。

这一细节暗示,观音菩萨已经看到了真相,她没有明说。孙悟空也知道菩萨看到了真相,所以“不敢造次”,老实在观音菩萨身边等结果。

观音菩萨确实是大智慧,一不让孙悟空把事件影响扩大化,二看到了真相不点破,使取经计划能够继续进行。那么观音菩萨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三、假悟空的破绽

真假美猴王这一回,假悟空可以说留下的破绽很多。

先看假悟空出现后做的第一件事。唐僧口渴,派猪戒取水,结果戒去了多时不回。唐僧又派沙僧去催,又不见回。唐僧“正在仓皇之际”,假悟空出现了,跪在路边,捧了一杯“好凉水”给唐僧解渴。可以想见,如果唐僧接了水,那么假悟空就顺势加入取经队伍一同拜佛求经。可以看出假悟空来见唐僧的目的和孙悟空一样,是去西天取经求正果。

唐僧仍然很坚决,渴死也不喝这水。假悟空便说了一句真悟空说过的话,“无我你去不得西天”。唐僧的回答还是“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假悟空闻言,变了脸色,骂道:“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接着“轮铁棒”,照着唐僧背上“砑”了一下,拿了取经队伍的行李,跑了。到此时,假悟空留下了两个破绽。

破绽一:假悟空与唐僧初次见面,唐僧哪里有“十分”贱他,即便说话不礼貌,言语不客气,骂了句泼猢狲,也没有到“十分”这种地步。只有天天被唐僧驱策的真悟空,才可能感到“十分贱我”。

破绽二:假悟空“轮铁棒”,“砑”了一下唐僧。什么叫“砑”?就是轻轻的碰。假悟空打唐僧,是把铁棒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生怕打死了唐僧。这一点非常不正常。从后面的故事看,假悟空是要自己拉队伍去取经的,那么打死唐僧对他的这个计划最有利。可是假悟空既没有打死唐僧,也没有想着把唐僧抓走吃了求个长生不老。

接下来,假悟空不远万里跑到花果山水帘洞,变了假唐僧、假戒、假沙僧,声称自己组建取经队伍,取代唐僧去西天求正果,又留下一个破绽。

破绽三:假悟空舍近求远。花果山离假悟空打唐僧的地方有多远呢?沙僧飞了三昼夜才到!如果假悟空真是为了取代唐僧,完全可以带着假戒、假沙僧埋伏好,打死唐僧抢了包袱,带着他们继续西行即可,何必再跑到花果山?没有道理。

真假悟空相遇,上天入地闹了个七荤素,观音菩萨、唐僧分不出(观音菩萨是假装不知实情),戒沙僧认不得,托塔天王照妖镜照不出,谛听认出来不敢说,直到闹上灵山,如来佛祖说假悟空是六耳猕猴才分清楚真假。这里又出现两个破绽。

破绽四:照妖镜认不出假悟空。先看假悟空的本事。按地藏菩萨经案下趴着的神兽谛听的说法,假悟空神通与真悟空一般无二。再看照妖镜的能力,第六回二郎神降孙悟空的时候,请李天王半空拿照妖镜“照耀明白,勿走了他”。等找不到孙悟空的时候,李天王拿照妖镜“四方一照”,立刻就发现“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说明孙悟空这个级别的神通,照妖镜分辨起来毫无压力,隐身都没用。如果说假悟空是能力值与孙悟空一样的六耳猕猴变的,照妖镜绝对是能分辨出的。实际结果是,照妖镜中“两个孙悟空影子”,“分毫不差”,完全分辨不出。

破绽五:六耳猕猴的超能力。假悟空最大的破绽恰恰来自分辨出真假悟空的如来佛祖。佛祖说假悟空是“混世四猴”之一的六耳猕猴,而且说六耳猕猴的超能力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简单的说,六耳猕猴啥事儿都知道,而且是通晓过去,预知未来(知前后)。这么一说,疑问就来了。六耳猕猴能预知未来,必然知道和孙悟空去见如来的后果,他为什么要去寻死?再往故事的前面看,六耳猕猴能预知未来,必然知道企图冒充孙悟空混入取经队伍的结局,他为什么还要冒充孙悟空?换句话说,如来佛祖口中的那个能知道过去未来的六耳猕猴存在的话,他一定不会冒充孙悟空,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真假美猴王了。

这么多破绽,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根本没有真假美猴王,只有一个孙悟空!观音菩萨面前诉苦的是他,打唐僧的是他,抢行李的是他,天地四方找人辨真假的也是他,自始至终只有他一个,所谓假悟空只是他的分身而已!

中还有一些旁证。比如沙僧在花果山打死假沙僧,突出重围,假悟空居然不追,由他去了。沙僧跑到南海找观音告状,见到孙悟空站住旁边,举降魔杖劈脸就打,孙悟空“更不回手,彻身躲过”。沙僧骂孙悟空泼猴,孙悟空也没生气。沙僧被菩萨喝止以后,絮絮叨叨告了半天状,孙悟空一句话也没说。这些现象一点也不正常。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和孙悟空本领一样的六耳猕猴,沙僧在花果山多半已经命丧黄泉。如果孙悟空对假悟空的事情毫不知情,沙僧打他的时候,正常的反应是架住降妖杖,问一句“师弟你干什么”之类的。孙悟空这个暴脾气,面对沙僧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分明是心中有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