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渐散。
合肥城头,汉旗高挂。
数万将士,尽皆高歌。
听着欢呼声,潘璋、徐盛等将校,竟生出了一种不真实感。
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且在合肥城有准备的前提下,竟然强攻夺下了合肥城?
“燕王殿下,真神人也!”
徐盛不由惊呼而叹。
只有参与了攻打合肥的人,才知道这一战刘封的指挥有多重要。
不论是刘封抵达后对营寨及诸营将士的整顿,还是一系列专业的攻城手段,以及今日趁着大雾破合肥,都凸显了刘封对战场变化的敏锐。
若没有刘封,即便有重赏,诸营将士都得因伤病而士气溃散,最终不敌而走。
若没有刘封,即便今日有大雾,诸营将士都得因主帅不明天时而错失良机。
等刘封擂鼓聚将时,不论是潘璋、徐盛、丁奉,还是全琮、朱然、朱桓、孙皎、孙奂,看向刘封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
合肥城破,一战立威。
军中的威信,信靠的是赏罚分明,威靠的是实打实的战绩。
不论刘封过往战绩有多猛,对江东诸将校而言都不能切身体会,还会因为立场问题而对刘封多有不服。
而如今,刘封不依靠过往旧部,只带江东诸将士就攻破了合肥,对江东诸将校而言,是能切身体会的。
人往往会对传闻有质疑。
然而一旦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后,又会变得敬服。
帐中的江东诸将校,便是如此。
“合肥既破,孤本应犒赏庆功。然而陆逊、孙桓等人,尚在抵挡寿春而来的魏军,若无前方诸将士拖延时间,也等不到今日的大雾。谁愿前往增援,扬大汉军威?”
刘封的语气虽然不重,但听在众将校耳中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朱然、朱桓、孙皎、孙奂同时出列。
“末将愿往!”
潘璋、全琮等人慢了一步,又考虑到功劳够多了,遂又退回了脚步,不与朱然四人争抢。
随即。
刘封取令:“既如此,由孙皎、孙奂二位将军,引五千步骑速往合肥北面,增援孙韶、孙桓二将;由朱然、朱桓二位将军,引五千水军溯水而上,增援陆逊。
即刻出发,不可耽搁!”
四将拱手应命,接令而去。
其余如补城墙房屋、安抚伤病将士、清点军功俘虏等等,一应将令,皆是有序传达。
以及最重要的:攻破合肥后,增赏的三匹蜀锦。
刘封说到做到。
既然江东将士如约攻破了合肥,那么剩下增赏的三匹蜀锦,不论将士是伤是病是亡,都按出兵前的人头来算。
这话一出。
众将校更是欢呼!
如刘封不想给,也可按现有人头来算,毕竟一切解释权最终归刘封。
但如此一来,必令众将校心寒。
今后再要进攻时,个个儿又会想着保存军力了。
若死了伤了病了就没赏赐,谁还傻不拉几的替刘封卖命?
有句话叫: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惟一教训就是人类学不到任何教训。
即便有大量的前车之鉴,如戚家军都能因“朝廷长期拖欠军饷和战功赏银”而兵变。
刘封不想成为旁人的前车之鉴,就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
可以不许诺,没人会要求刘封必须许诺。
可刘封一旦许诺了,砸锅卖铁都得履行诺言!
建立军中威信很难,威信崩塌却只需一瞬间。
不过。
对刘封而言:用三十万匹蜀锦,换来一座合肥城以及江东将士的敬畏,已是大赚特赚了。
其影响,更不仅仅在于军事,还在于江东诸郡会因此对大汉诚心归附!
似张昭、顾雍、诸葛瑾等江东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今后都得俯首!
合肥城北。
兵戈声、喊杀声此起彼伏。
臧霸是个狠人。
虽然没有如刘封一般提前预测到大雾,但臧霸在惊觉大雾天后,直接就对孙韶、孙桓的营寨发动了强攻。
大雾中,孙韶、孙桓难以判断臧霸的主力位置,只能分兵固守寨门,让臧霸瞅准了机会自西门突入。
作为曹魏残存的宿将之一。
臧霸虽然不如五子良将一般有名,但同样不容小觑,在战场上对时机的把握非孙韶、孙桓这两个小辈能比。
这非智力上的高低,而是经验上的差距。
“臧霸老贼,都半只脚入土了,竟还骁勇如斯!”孙桓一口吐掉口中的泥土渣。
方才孙桓冲得太猛,被臧霸瞅准机会来了一发冷箭,若不是被眼尖的亲卫扑倒,孙桓直接就得一命呜呼。
饶是如此,孙桓摔了个嘴啃泥!
孙桓感到十分的窝火。
而对面。
臧霸却是暗道可惜。
方才若是一箭射杀了孙桓,这里的汉兵必然会惊惧而溃。
厮杀许久。
大雾逐渐开始消散。
若不能一鼓作气的击溃孙韶、孙桓,臧霸就难以再有如此利好的天时了。
“加大鼓声!”
臧霸冷冽的盯着前方,再次下达了军令。
鼓声代表进攻。
加大鼓声意味着攻击不会停。
跟着臧霸的将士大抵都是久随臧霸征战的,平日里多受臧霸恩惠。
臧霸不退,众将士自然不会退,不能退。
眼见营寨有守不住的迹象,孙桓也是急了。
若让臧霸杀到合肥城下,那么针对合肥一个多月的强攻可就前功尽弃了。
想到这。
孙桓也豁出去了。
直接下令:“若能守住营寨,每人二匹蜀锦。”
刘封给每个吏兵的蜀锦,都是直接给各个吏兵归属的部曲主将的。
通俗点讲:孙桓就跟后世工地上的包工头一样。
蜀锦的总量,刘封按人头给;至于孙桓会分给每个吏兵多少匹,由孙桓自己决定。
正常而言。
孙桓都会扣下,只拿少部分或其他物资分赏吏兵。
毕竟孙桓还得负责部曲的衣食住行武器防具等等,不可能刘封给孙桓多少,孙桓就给部曲的吏兵多少。
而现在。
孙桓急了。
守不住营寨,且影响到了刘封夺合肥,那这一仗就白打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话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管他挚爱亲朋手足兄弟,都得加钱!
一时之间。
营中高呼“为了蜀锦”,原本逐渐溃散的士气,再次变得高昂?
此起彼伏的呼声,听得臧霸有些懵。
什么情况?
为了蜀锦?
我听岔了?
不应该高呼“为了大汉”吗?
为了蜀锦是什么鬼!
然而。
就这么一句让臧霸摸不着头脑的口号,却硬生生的将汉兵的战斗力提高到了跟魏卒旗鼓相当的水平!
看着一个个眼睛发红的汉兵,饶是沙场多年的魏卒老兵们,都忍不住心生惧意。
这都是群什么人啊!
怎么喊声“为了蜀锦”,一个个就变得疯狂了?
你们又不是跟着大贤良师的黄巾信徒,喊口号就能不畏生死,何至于如此啊?
眼见战事又回到了拉锯状态,臧霸的心中泛起了担忧。
臧霸不是第一回跟江东的将士交手了。
哪怕是孙权亲征都不曾见江东的将士有如此疯狂的战力。
而现在。
臧霸却看到了战力士气都截然不同的江东将士。
真是活久见!
自早到晚。
厮杀了一个白日,臧霸依旧没能完全攻破孙韶孙桓的营寨,反而还有难以为继的窘迫感。
就在臧霸迟疑是要夜战还是撤兵另寻时机时。
负责探查警戒的斥候急急而回:“禀将军,合肥方向有贼兵接近!”
臧霸吃了一惊:“可有看清旗号?”
斥候道:“只看到‘孙’字旗,贼兵行军很快,我怕来不及通传,不敢靠近细探。”
臧霸暗骂一声。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没能攻破孙韶孙桓的营寨,刘封还派援兵了!